钟晓芹被全网劝离婚:婚姻中的两个人,最后怎么撕成仇人的?
点击关注“曾奇峰心理工作室”
顾佳撕家长、蹭富婆:每个当妈的,都是狠角色(点击)
1.
从爱人到仇人
我曾经遇到一位来访者,女性,55岁,老公事业有成,孩子定居国外。现在,她想找自己人生的意义。
她说:要是倒退20年,35岁,我什么都不担心,什么都敢闯。
这就是我看《三十而已》的心情,三十,真的不过“而已”。
《三十而已》中,描述了三个人生不同阶段的30岁女性。
其中一个是毛晓彤扮演的钟晓芹,和杨玏扮演的陈屿是对小夫妻。
虽然,一开始,毛晓彤和杨玏俩也没有多么情深似海,更多的是你爱养鱼、我爱养猫的井水不犯河水,但是,毕竟还能稍稍遮掩,大概也算是天真无邪。
但是,意外怀孕又意外失去的孩子,打破了这种表面和谐。撕掉“即便已婚,但还是维持在二人世界、不问世事、无关柴米油盐、恋爱式”卿卿我我的外衣,看到了平静下面汹涌着的矛盾。
这只是一个开始。就像是一个不可逆的过程,“外衣”一旦撕下,就再难穿上。从此之后,他们夫妇俩矛盾一发而不可收:一个事件、一句话、一个动作、一个行为、一个眼神、甚至一个表情,都能把对方彻底触发,误会重重,永远解释不通。
两人在外面,各自还都能好好说话,还都有开心的时候,但是,回到家里,就像切了一个频道,换了一副表情,变了一个状态。
怒目而视之下,像极了仇人。
不应该啊,这是我们彼此爱的那个人啊,难道,我们是仇人吗?
2.
婚姻,就是用来毁灭的
都说细节打败了婚姻。可是,打败婚姻的,往往不是你们之间发生了什么,那些打败婚姻的,往往发生在过去,或者说,在你们相遇之前,就早已注定。
婚姻,是各自创伤的碰撞。
婚姻中,你带着你的创伤,我带着我的创伤,我们相遇了。细想起来,这个过程不亚于一个奇迹。
爱情是什么?从文学到心理学,从艺术到现实,爱情有很多不同的解释。而其中一个很重要的解释是:你之所以吸引我,是因为你能满足我的一个重要需求,那就是,让我们有机会去体验曾经固着的创伤。
人真的很矛盾。我们意识上都在追逐幸福,而潜意识却往往需要体验创伤。
婚姻中,我们费尽心力地找到一个人,就是为了能够有机会去体验那些曾经固着而未经妥帖处理的创伤。因此,婚姻中的创伤重现,几乎是一种必然。
比如,毛晓彤杨玏夫妇:
面对妻子怀孕自己当爸爸,触发的是杨玏童年父亲缺席、母亲偏心、自己明明是哥哥却要像爸爸一样照顾弟弟的创伤,所以,他抵触在现在这段婚姻中,自己真的做爸爸;
面对毛晓彤的各种要求背后的爱的需求,杨玏也会更多地体验为对方对自己的所求无度,即便很努力,自己也不被理解,而自己的空间却在被不断蚕食;
面对丈母娘为了省电,不明所以地误把他的鱼缸的电源拔了,他内心似乎坚定地认为,对方一定是有意的,这个世界是恶意的,别人一定是针对他的……
无论事情客观上是不是这样,而我们总会习惯性地把它们体验成我们想体验的那样。并且,我们坚定地认为,客观事实就是这样。这种坚定中,没有给质疑留下丝毫松动的空间。
体验创伤,这在我们生命的议题中,有着欲罢不能的魔力,有着非到达不可的执着。当然因为,这是我们生命中的重要议题,我们迫切希望有机会回到过去,回到过去那个场景中,去改写结局。
或者说,几乎在我们被对面那个人吸引的那一刻起,结局就早已注定。很多时候,我们之所以会被对面的那个人吸引,意识上,我们是为了找幸福的;而潜意识上,我们很可能是为了去重复体验创伤的。
而且,这个过程中,还潜藏着隐秘的快感,让我们欲罢不能。
3.
婚姻,是各自创伤的重现
终于,我们无比灵敏地、“奇迹”般地找到了一个可以让我们重复去体验创伤的场所——婚姻。于是,我们都把婚姻当作自己的舞台。然而,让人遗憾的是,婚姻中的两个人,没有站在一个舞台上。而是:我,站在属于我的舞台,你,站在属于你的舞台。我们各自上演着自己心里的那幕情景剧。只不过,你和我,隔着时空的距离:遥相对,无呼应。
就是那个“无呼应”,正是我们婚姻中的绝境。当然,我们也注定无呼应。正是因为无呼应,我们才得以再一次印证和体验伤痛。
所以,我们画地为牢,自造绝境。
举个例子。
我的一对做夫妻治疗的来访,他们的情况是这样的。两人主诉是无法沟通:一好百好,一旦遇到一点点的分歧,就吵得不可开交。咨询中,我们了解到,男人的触发点在于“非常回避吵架”,因为,在他小的时候,父母几乎天天吵架,每每吵架,都不吝惜用最恶毒的词来攻击对方,这让还是孩子的他非常害怕,又无能为力,只能在一旁哇哇大哭,并暗下决心,以后绝不能这么吵架;而女人的触发点在于“没有回应”,因为,在她的成长经历中,爸爸是常年缺席的,妈妈是每天都在忙,没有人有时间听她讲话。
于是,在一个吵架的情境中,就发生了这样的一幕:起初基本都是一点鸡毛蒜皮的小事,然后,男人先被触发了——“不能吵架”。于是,男人下意识地想逃开,表现就是非常不耐烦。而男人不耐烦的表现,紧接着触发了女人“没有被回应”的创伤。于是,被触发的女人反应逐渐激烈,而这一幕,落在男人眼中,又恰恰印证了他“最回避的、灾难性的一幕”终于还是发生了——争吵,被触发的男人扭头离开。而男人的转身离开,对女人而言,无异于拒绝——女人再一次被拒绝了。于是,女人开始歇斯底里。
就这样。
我们常常讲“共谋”,这就是一幕非常典型的“共谋”。两个人通过“天衣无缝”的配合,终于成功地在这场婚姻中,让两个人都体验到了自己曾经的创伤。
4.
婚姻不合适,要分开吗?
“婚姻不合适,到底要坚持吗?”从我的来访者到我的朋友们,无数人向我提出过这个问题。
如果,婚姻是各自创伤的重现,是创伤与创伤之间的碰撞。那么,婚姻在体验感上的好坏程度,就取决于婚姻中,你们各自暴露的创伤,碰撞在一起,造成的伤害有多大。并且,能够在多大程度上,减少这种伤害。如何减少,我尝试给出如下建议:
第一,你可知自己在做什么?所谓“强迫性”重复,其实,我们并不知道自己在做什么。它的困难之处在于,这是我们理性所不能及的地方。我们蒙着眼睛,坐在潜意识这头大象上面,不知何去何从。所以,最根本的是:我们要找回自主性,想方设法地搞清楚,自己到底在做什么,以及为什么要这么做。
第二,承认过去的伤害已经发生。一遍遍地回去,就形成了固着。接纳过去不能改变,就预示着哀悼的可能。所有没有被承认的东西,都有着强大的力量,把我们拉回去,体验痛苦的时候,也有着隐秘的快感。所谓的“痛并快乐着”,对“疼痛上瘾”,是因为:痛给了我们隐秘的快感。
第三,找到一些方法,从现实的行为层面,规避矛盾,给深层次解决问题以时间和空间。比如,你们因为谁做家务而吵架,那就列一个分工规则,然后,按照规则去做。
婚姻中,改变对方永远是一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。我们只能改变自己,看到自己的问题。而成长,永远是靠近幸福的必经之路。你不必为任何人,甚至不必刻意地为婚姻,而是为自己。
到了那个时候,如果这个人不合适,还有下一个。
RECOMMEND
推荐阅读
1.顾佳撕家长、斗绿茶、蹭富婆:每个当妈的,都是狠角色
2.39岁金莎恨嫁,40岁柳岩相亲,很丢脸吗?
3.老公如咸鱼,能有多无语 | 漫画
预约心理服务,点击“阅读原文”